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56|回复: 2

用档案做证 解校史之争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0-8 1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安徽大学的80年校史

1958年在合肥成立的“安徽大学”将于2008年9月庆祝建校80周年,一个1958年才建立的学校怎么会有80年的历史呢?究竟它剽窃了谁的历史?本文将告诉读者“国立安徽大学”的真正继承者---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的历史由来以及真正的“安徽大学”的历史脉络!背景材料一:安徽师范大学和合肥的“安徽大学”校史官司        1988年,安徽师范大学和合肥的“安徽大学”都进行了建校60周年的庆典,而安徽师范大学以自己是“国立安徽大学”嫡系继承者将合肥“安徽大学”告上法庭,称合肥的“安徽大学”剽窃自己的校史,后来在省教育厅的调解下,此事不了了之!(背景材料二:合肥的“安徽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校长报告提到的校史)
以质量为根本
以创新求发展








全面提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



黄 德 宽


(2007年11月5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在全校庆祝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各位专家和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简要汇报我校基本情况和本科教学工作。我的汇报分五个部分:一是历史与现状;二是办学指导思想;三是本科教学工作;四是办学特色;五是努力方向。



一、历史与现状


我校是有近80年办学历史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作为安徽高等教育的开端,在近代风雨如磐的岁月中我校艰难起步,1928年在当时省会安庆市诞生。抗战期间,时事维艰,学校被迫西迁,星火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建校初期,虽然历经坎坷,学校依然声名远播,书写了安徽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一页。刘文典、王星拱、陶因、陈望道、郁达夫、周予同、周建人等著名学者均曾在我校执教或主持校政,学校某些学科的办学实力,曾被誉为“于京沪一带,仅次于同济”。
1949年学校迁址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1952年部分系科调往复旦大学等校,同时调入一些系科,于1954年分别独立组建安徽农学院(今天的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师范学院(今天的安徽师范大学)。1956年,学校迁址合肥市重建。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发展迅速,生气蓬勃。文革十年,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注意:上面的红字部分是安大对外宣扬的“校史”!


背景材料三:历史文件显示了真实的历史--合肥的“安徽大学”是由“合肥大学”改名而来!




背景材料四:国立安徽大学(~-1954)历史沿革
1949年国立安徽大学、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合并组建安徽大学
一、国立安徽大学
1928年省立安徽大学创建
1939年省立安徽大学停办
1946年国立安徽大学复校
二、安徽省立安徽学院
1941年临时政治学院创建
1942年临时政治学院改建安徽师范专科学校
1943年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升格安徽学院
1946年安徽学院(皖南分院)并入安徽学院
1944年安徽学院(部分)改建安徽学院(皖南分院)
1952年南京大学(茶叶)、金陵大学(桑蚕)、复旦大学(桑蚕)、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徽大学
1949年皖北师范学校创建
1950年皖北师范学校(文艺班)分建皖北文艺干校
1951年皖北文艺干部学校并入安徽师范专科学校
1952年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创建
1953年江苏师范学院(化学)并入安徽大学
1954年安徽大学撤销
1950年安徽大学(土木/艺术)并入南京大学,现发展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1952年安徽大学(法律)并入华东政法学院,现发展为华东政法大学
1952年安徽大学(经济)并入复旦大学
1952年安徽大学(农艺/园艺系)并入浙江农学院,现发展为浙江大学
1953年安徽大学(教育/历史/数学/物理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1954年安徽大学(部分)改建为安徽师范学院,现发展为安徽师范大学
1954年安徽大学(部分)改建为安徽农学院,先发展为安徽农业大学


背景材料五: 实事求是的合肥“安徽大学”校史--
                                                         用档案做证 解校史之争
解放前的安徽大学成立于1928年,该校档案现存安徽省档案馆。现在安徽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都坚持认为解放前的安徽大学是各自的前身且写进校史,1988年,为举办60周年校庆几乎引出一场官司来。
那么,该如何解决两校的校史之争呢?笔者认为应该以档案材料为凭,实事求是地搞清这一问题。
首先,看一看解放前的安徽大学沿革。
解放前的安徽大学建于1928年,校址安庆(现安庆师范学院所在地),当时称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1939年因日寇入侵被迫停办,1946年安徽大学恢复,改省立为国立。1949年4月,安庆、芜湖先后解放,同年5、6月间,南京市和芜湖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别接管了国立安徽大学和安徽省立学院,7月中旬,长江洪水泛滥,国立安徽大学被淹,10月,华东局文教部决定以安徽大学和安徽学院两所大学为基础,合并改组,重新建立安徽大学。同年12月,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往芜湖,从此,安徽大学开始了新的历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成立师范学院、农学院两个学院。1954年2月,中央教育部决定取消安徽大学校名,分别建立安徽师范学院、安徽农学院。1958年省委决定安徽师范学院的文科系迁往合肥,与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合肥师范学院。1960年,安徽师范学院更名为皖南大学。1970年省委决定,合肥师范学院迁回芜湖,与皖南大学合并。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
由此可见,解放前的安徽大学、安徽学院等都是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当然,其中的演变过程比较复杂,但都是有档可查的。
其次,解放前的安徽大学历史档案是由谁移交到省档案馆的,搞清这一问题也很重要。
根据安徽省档案管理局(62)档字第8号《关于继续收集旧政权档案的通知》,皖南大学在1962年3月15日形成皖办字第050号文件,要求将其接管的解放前国立安徽大学、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安徽学院皖南分院三校档案移交给省档案馆。省档案管理局1962年6月11日复函:“皖南大学:三月十五日皖办字050号报送敌伪档案目录的函收悉,经研究这部分档案对你校的校历工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如交省,你们利用不便,为此,仍由你校妥为保管为荷。”
1963年11月22日,省档案管理局又来函:“皖南大学:根据国务院和省人委的指示精神,你校所保存旧政权时期……三校的部分历史档案需移交给省档案馆统一保管,……请于十二月上旬派人将该部分档案送至省档案馆(运费由省报销)。”皖南大学在1963年12月11日形成皖字230号《送上旧政权时期历史档案请予点收》文件:“安徽省档案馆:接安徽省档案管理局11月22日来函,特将我校保存的旧政权时期‘国立安徽大学’、‘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安徽学院皖南分院’三校的部分历史档案共大小十一箱,造具移交清册一式二份。此派李觉非同志送来你馆,请予点收。”这些有关档案文件连同《皖南大学代管旧政权档案、帐册移交清册》现依然保存在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
以上足以说明:国立安徽大学的历史档案是由安徽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 ─—皖南大学移交到省档案馆的。
此外,我们从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所保存的两枚印章来看,解放前的国立安徽大学、解放初期的安徽大学及安徽师范大学的确是一脉相承的。两枚铜质方印,皆由印制局造,铸有篆文“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关防”、“国立安徽大学关防”,并分别刻有国字第七千五百三十九号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月、国字第八千七百一十七号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字样。
现安徽大学与解放前的安徽大学究竟有没有关系呢?“现在的安徽大学是1958年重建的,建校之初叫合肥大学①”。合肥大学1958年8月25日印发的(58)(校办字)第1号文件《关于启用印章的报告》可以证实这一点。该报告写道:“我校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自即日起开始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办字第00840号通知颁发之‘合肥大学’钢质印章,特附上印模请予备案。”
那么合肥大学又怎样变成了安徽大学呢?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六日,毛主席同志到合肥视察,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合肥大学校长曾希圣请毛主席同志为‘合肥大学’题写校名,毛主席同志说:‘合肥没有名气,还是安徽大学好。”当夜,毛主席同志就为‘安徽大学’题写了校名。” ②于是就有了合肥大学(58)(校办字)第26号《关于启用安徽大学印章事》这份文件,原文如下:“合肥大学已改名为安徽大学,并于10月31日启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之‘安徽大学’钢质印章,原‘合肥大学’印章同时作废上缴,特此函告。”具款日期是1958年10月24日。
很显然,现安徽大学的前身是合肥大学,是一所新创办的大学,与解放前的安徽大学除了校名相同外,并无其他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我省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三所安徽大学,即解放前的省立、国立安徽大学(1928—1949)、解放初期的安徽大学(1949—1954)和现在的安徽大学(1958至今),不明白它们间的关系是易于产生误解的。笔者对客观存在的三所安徽大学内部联系所研究的结果是:解放前的安徽大学---解放初期的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是一脉相承的,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史始于1928年;现安徽大学的校史则始于前身1958年建校的合肥大学。这就是实事求是。

①晓月:《毛主席为安徽大学题名前后》《安徽档案》1993年第4期。
②朱仇美主编:《安徽高等教育概况》第29页,1985年内部发行。
  本文所引未注明出处的,均见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      本文摘自《安徽档案》

背景材料六:五十年来,安大一直在“欺世盗名”
关于安徽大学的历史沿革,许多人都搞不清楚。民国时期的“安徽大学”,大致以抗日战争前后为界,经历了“省立安徽大学”和“国立安徽大学”两个阶段。“安徽大学”最初于1928年创立于原省会安庆,抗日战争中,安庆沦陷,原“省立安徽大学”被迫停办。“国立安徽大学”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由"省立安徽大学"的元老朱光潜、杨亮功、程演生、陶因等人在原“省立安徽大学”位于安庆的旧校址上复建和发展起来的,时有“于京沪一带,仅次于上海同济大学”之誉,并直属于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在那时,全国直属于民国教育部的“国立”高校一共不到三十所,称“国立安徽大学”,可谓"盛极一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 华东局文教部和南京军管会决定将原"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合并了芜湖的"省立安徽学院",成立一所新的安徽大学,并聘请许杰先生来皖筹备新“安徽大学”。因为1949年夏,长江洪水泛滥,国立安大校园被淹,安大不能继续办学。同年12月,安庆老安大的图书仪器等设备运回芜湖(租用的是芜湖招商局的摩托艇)。1952年,6月"安徽师范专科学校"成立,8月,"安徽大学"召开全体师生大会,传达华东高校院系调整会议精神。根据《华东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将"安徽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大。"安徽大学"由原有的12个系科调整为21个系科,设立"师范学院"和"农学院"。 1954年2月撤消"安徽大学"校名及其建制,所属"师范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组建"安徽师范学院"和"安徽农学院"。"安徽农学院"(1995年后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于同年8月由芜湖迁至合肥新校址办学。 1958年,"安徽师范学院"实行文理分院,文科各系迁往合肥,组建"合肥师范学院"。 1960年5月原"安徽师范学院"剩余理科各系在芜湖正式成立"皖南大学",1958年10月21日,刘少奇来芜湖视察,亲笔题写了"皖南大学"校名。文革中,刘少奇同志受到冲击,"皖南大学"也经省革委会批准,更名为"安徽工农大学"。1970年,"合肥师范学院"迁往芜湖与同源同宗的"安徽工农大学"合并,复建"安徽师范学院",1972年12月正式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校名。
   现在的“安徽大学”与历史上的“安徽大学”,仅仅是名字相同,两者并没有任何关系。安徽师范大学才是历史上安大的真正继承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说出现在安徽大学的来历即可。现安大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大办高校的产物,筹建于1956年,最初叫“合肥大学”。“合肥大学”1958年校办报字第1号文件标题叫《关于启用印章的报告》,内容是:“我校筹建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自即日起开始启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办字第00840号通知颁发之“合肥大学”铜质印章。特附上印模请予备案。”1958年9月16日,毛主席来合肥视察,兼任“合肥大学”校长的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请主席为“合肥大学”题写校名,主席说:合肥大学名字不大气,就叫安徽大学吧!于是,安徽大学的头衔就被合肥抢去了。好在当时芜湖的安徽大学校名已经撤销不用,所以也就将错就错。后来,刘少奇来芜湖,“安徽师范学院”本想恢复“安徽大学”校名,没办法,只好另用他名。1958年10月13日,“安徽大学”印章正式启用。“合肥大学”在10月28日形成校办字第26号文件《关于启用安徽大学印章事》,内容为:“合肥大学已改名为安徽大学,并于10月13日启用安徽省人民委员会颁发之“安徽大学”铜质印章,原“合肥大学”印章同时作废上缴。特此函告。”
  

所以说,现在的安徽大学的前身就是1958年成立的合肥大学。历史上的著名的老安大只是与其校名相同,仅此而已,并无任何建制上的继承关系。现在,安徽省内和老安大有关系的只有两所高校——“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如今,现在的这所“安徽大学”的各类简介中却赫然写着“创建于1928年”的字样…

1

主题

2

回帖

0

积分

游客

积分
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10: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
安大在捏造历史啊
不过这是常有的事

3

主题

1

回帖

7

积分

七彩新人

积分
7
发表于 2009-1-12 23: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春节放假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明电〔2008〕42号文件《关于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规定。
   2009年春节放假通知规定了春节放假为7天时间,由1月25日开始、至1月31日结束春节放假。
   其中:
    1月25日(星期日、鼠年农历除夕)为春节放假时间;
    1月26日(星期一、牛年农历初一)为春节放假时间;
    1月27日(星期二、牛年农历初二)为春节放假时间;
    1月28日(星期三、牛年农历初三)为春节放假时间;
    1月29日(星期四、牛年农历初四)为春节放假时间;
    1月30日(星期五、牛年农历初五)为春节放假时间;
    1月31日(星期六、牛年农历初六)为春节放假时间;
    注:一共放假7天。其中1月24日(星期六)、2月1日(星期日)两个公休日调至1月29日(星期四)、1月30日(星期五)、1月25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1月28日(星期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安徽大学论坛 ( 皖ICP备11003929号-3 )

GMT+8, 2025-8-4 06:37 , Processed in 0.08154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6-2025 安徽大学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