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01|回复: 3

嫦娥一号发射有望直播 探测用月球仪将上市

[复制链接]

30

主题

189

回帖

249

积分

一星会员

积分
249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8-18 1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嫦娥一号”所拍月球照将公布

    需要10到12天飞到月球附近公众可接收到其传回的30首歌曲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在下半年择机发射,届时有可能进行全国实况转播。而“嫦娥一号”卫星将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从西昌发射升空,先绕地球转5至7圈,轨道是椭圆轨道,需要10到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中国将公布嫦娥卫星所摄月球照片。这是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以及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等分系统专家昨天在参加由国防科工委网站、国家航天局网站联合举办的“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和风险分析”在线访谈时透露的。

    ■“嫦娥一号”关键设备均有备份

    在回答网友关于“嫦娥拍摄的月球照片会不会公布”的问题时,郝希凡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在回答“在以往的探测中,经常会出现某个探测设备突然失灵,从而导致整个任务失败或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嫦娥一号’卫星的探测设备能不能保证可靠地完成任务?”这一问题时说,“嫦娥一号”卫星任何一台探测仪器的损坏只会影响实现科学目标的程度,而不会导致整个探测任务的失败。

    “8种探测仪器中的任何一台失效,只会影响这一台设备的探测结果而不会影响其他设备”。孙辉先指出,“嫦娥一号”卫星的有效载荷为8种探测仪器共24件设备,这些设备中有的至关重要,如有效载荷的数据管理设备。由于它是所有有效载荷的公共数据通道,失效后会影响所有探测数据的正常下行和探测仪器的控制。

    “这些重要设备一般都设立了备份,也就是说当主设备失效后,可以启动备份,继续工作”。

    “所有的探测仪器在地球上都进行了定标和演示验证实验,以保证到月球之后可以正常工作”。孙辉先还对“备份”进一步做了介绍,在探测设备中的重要部件,比如:电源模块有的也设有备份,以此来提高仪器的可靠性,所以探测仪器当中任何一个部件的失效都不会导致整个探测任务的失败。

    “当然,同任何航天项目一样,都存在着风险,如由于空辐射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元器件的失效,而引起设备的损坏。但是任何一台探测仪器的损坏只会影响我们实现科学目标的程度,而不会导致整个探测任务的失败。”孙辉先在回答问题的最后还给网友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嫦娥一号’卫星的每一个科学目标都可能由两种或者三种设备来完成,第三科学目标是由微波探测器一种设备完成,而这个设备中有四个不同的波段,任何一个波段的失效其他三个波段仍然可以完成科学目标。”
   ■两次变轨风险最大

    据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介绍,到目前为止,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48%,而且美国和前苏联的第一次探月任务都失败了。那么,我国的探月工程存在哪些风险?

    对于这一问题,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在回答提问时表示,嫦娥工程的任务本身就决定了风险的客观存在。

    从卫星系统分析,主要的风险是环月前卫星9—10次的变轨是否能准时、精确地完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三次近地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和第一次近月点变轨(实现月球捕获),此两次变轨均具有短暂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撞击月球或飞离月球的可能。

    长征三号甲火箭副总设计师金志强则透露,火箭从准备点火、起飞到星箭分离的20多分钟的飞行过程中有50多个重要的飞行动作或关键环节。这些环节如果出现问题将可能导致发射失败。“关于变轨的相关问题,我们已经解决”。

    孙泽洲表示,科研人员已从方案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试验验证、预案制定等多方面着手来降低风险。

    ■飞到月球需要10到12天

    “预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可以实现从月球采集土壤返回地球”。孙泽洲说,“嫦娥一号”卫星将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从西昌发射升空,先绕地球转5至7圈,轨道是椭圆轨道,需要10到12天可以飞到月球附近,其任务只是环月探测,将不再返回地球。取样返回任务是探月工程第三期的任务。

    ■“嫦娥一号”发射有望全国直播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在下半年择机发射,届时有可能进行全国实况转播。金志强指出,不仅“嫦娥一号”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探月工程二期按现在论证的设想也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他同时透露,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需要突破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氢氧发动机技术、大直径箭体结构设计、试验与制造技术、电气系统一体化设计及冗余技术等项关键技术,目前发动机已通过全系统试车,其他关键技术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天文望远镜看不到“嫦娥一号”

    用天文望远镜也无法看到“嫦娥一号”。

    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表示,就是用我国现有的最大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看不到38万公里之遥的“嫦娥一号”,因为其最大反射面积只有30平方米左右。

    “公众届时通过电视和广播可以接收到从‘嫦娥一号’传回来的30首歌曲,但是不提供下载服务”。

    ■月球仪在发射后将上市

    “‘嫦娥一号’是带着四个任务飞向月球的。”绕月探测工程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李春来介绍,任务分别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嫦娥一号”将获取整个月球表面的立体影像,分辨率是120米左右。每一轨图像的覆盖宽度达到60公里左右。

    “有关单位正准备用探测数据制作月球仪,探月卫星发射后在市场上应该能买得到”。

98

主题

454

回帖

650

积分

一星会员

积分
650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8-18 12: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时一定观看

30

主题

189

回帖

249

积分

一星会员

积分
249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12: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时候
你一定在论坛上写下当时的感受啊~

98

主题

454

回帖

650

积分

一星会员

积分
650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7-8-18 15: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s:1] 一定一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安徽大学论坛 ( 皖ICP备11003929号-3 )

GMT+8, 2025-8-13 07:25 , Processed in 0.071261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6-2025 安徽大学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