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47|回复: 0

11.17:国际大学生节——中国百年大学生精英一瞥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570

回帖

1134

积分

二星会员

积分
1134
QQ
发表于 2006-11-17 23: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大学最早的女大学生



  对当代人来说,这消息没有什么新闻价值,决不会有人感兴趣。可是当你想到那是在中国妇女“三从四德”遵从了两千多年、裹小脚裹了一千多年之后发生的“第一次”,不啻于初发的春芽,惊响的春雷。生在幸运的当代却并未觉得有何可幸的女子们,让我们注视她们一下吧——



  1920年,南京高师录取了8位女生,其中6人在外语系,2人在教育系。这是中国自己的大学第一次招收女生。她们是:李今英、陈梅保、张佩英、黄叔班、曹美恩、吴淑贞、韩明夷、倪亮。

中国最早的男女同校大学生



  几千年的“男女授受不亲”,公然有了“男女同校”,难道不是“洪水猛兽”吗?当时的确有不少顽固保守派这样认为。



  1924年7月,东南大学第一届也是中国首届男女同校的大学生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



詹天佑: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



  曾经有一阵人们把铁路车厢之间的挂钩称作“詹天佑”,后来知道那不是他发明的。尽管如此,一点也不妨碍詹氏的伟大,因为通过詹天佑中国人知道了:搞现代化?我行!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县。年仅12岁就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赴美。于1881年获学士学位。回国后詹天佑曾参加马尾海战,战后被调入黄埔水师学堂任教习。1888年,詹天佑到中国铁路公司任工程师。此时正值天津-唐山铁路施工,他亲临工地,与工人同甘共苦,只用八十天就竣工通车了。但此功却被腐朽朝庭埋没不彰。



1890年清政府修关内外铁路(今京沈铁路),以金达为总工程师。1892年工程进行到滦河大桥,许多国家都想兜揽这桩生意,均遭失败。金达不得不求助于詹天佑。詹天佑对滦河底进行了周密的测量研究,改变桩址,用中国传统方法,胜利完成了任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此后,詹天佑又领导了京津路、萍醴路(萍乡至醴陵)等铁路的建筑。

周恩来:1919年南开大学 



  一个联合国为之下半旗的人,一个集中华美德为一身的人,一个蒋介石感叹没能收纳于身边而使其大业未成的人,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周恩来,1898~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共和国党和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开国总理。



  周恩来于1913年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学运领袖。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年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为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年秋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同年7 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共5人)。



  国共全面分裂后,他与朱德等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任中央军委书记。1931年后,任红军总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开创了全面抗战的新局面。



  抗战期间,做为中共中央代表在“陪都”重庆与国民党投降势力进行了艰苦卓绝地周旋与斗争,团结了广大的爱国人士,扩大了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协助毛泽东进行了“国共谈判”,为随后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文化大革命中他以带病之躯力撑危局,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保存了有生力量。

冰心:1926年威尔斯利女子大学



  二十岁出头就驰名于文坛,小说开新风,诗句创新潮,堪比当今“八零后”。但虽“少女得志”,观其漫漫一生,始终稳行,始终谦逊,功力却与年俱高。这也许值得“八零后”“九零后”“...后”思索思索。


冰心,福建长乐人,1900年生于福州,4岁时迁往烟台。辛亥革命后,随父回福州,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1913年迁居北京,1918年升入协和女子大学。“五四”运动中被推选为大学学生会文书。1919年8月的《晨报》上,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小说《两个家庭》。之后又相继写了大量的“问题小说”及小诗《繁星》《春水》,由此推动了彼时“小诗”写作的潮流。1923年,冰心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此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



  1929年6月15日,冰心与吴文藻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创作不辍,代表性作品有 1931年的《分》和1933年的《冬儿姑娘》。1932年,《冰心全集》由北新书局出版,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张爱玲:1939年香港大学



  曾在特殊时代名响一时,倾倒无数男女。又因特殊原因埋没半世,无人提起。终逢空前盛世,其文其人亦随万花一同怒放、一同飘香。



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 1922迁居天津 1928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改名张爱玲。 1939考进香港大学。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与胡兰成结婚。 1945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

 杨振宁:1938年西南联大



  “老少配”的热议总会渐渐淡去,探索科学奥秘的眼光却应永远新奇。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迎来一个又一个盖着中国印迹的诺奖,而那时,我们会对获奖者的年龄作“没看见”的处理。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1942年从联大毕业,旋即进入联大研究院。两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9年,在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杨振宁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象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邓稼先:1945年抗战胜利时从西南联大毕业



  在世时,大功无名;去世后,誉满九州。没有谁故意压抑,只因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准则与德行。如果承认今日的生活是从前一时代渡过来的,那就会对他们怀有永久的感谢和尊敬。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1924年出生。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毕业。翌年,受聘北大物理系助教,1947年赴美攻读博士。1950年邓稼先毅然回国。1958年秋,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特殊保密的工作,邓稼先同意了。从此,他的名字对外就消失了。他担任了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不少原苏联专家的“权威”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难题。



  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设计方案的签字人就是邓稼先。紧接着他又投入对氢弹的研究,最终制成了氢弹。1986年邓稼先因操劳过度癌症扩散去世。
胡锦涛:60年代清华大学



  什么叫“一步一个脚印”?……



  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



   1959-1968年,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学习并任政治辅导员及参加科研工作。



  1968-1974年,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技术员、秘书、机关党总支副书记。



  1974-1982年,甘肃省建委秘书、甘肃省建委设计管理处副处长、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



  1982-1985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



  1985-1992年,贵州省委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1992-1999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2002-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奇人奇事出奇品。



  陕西西安人,1951年11月14日出生。插过队,当过工人,1978年考入北影摄影系,1982年毕业,和陈凯歌等一起成就了“中国电影第五代”。从《一个和八个》到《英雄》,二十多年来这位被美国《娱乐周刊》评选为当代世界二十位大导演之一的中国人,一直都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1984年的《黄土地》,一出手就不凡,一举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等多个奖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1987年导演影片《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融叙事抒情写实写意于一炉,发挥了电影语言的独特魅力。一时间好评如潮,各类奖事车载斗量。此后更是一步一闪光,让人应接不暇。其作品随手数来,便有:《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老井》《古今大战秦俑情》《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图兰多》《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尽是观众耳熟能详之名品。



杨澜:1990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乖乖邻家女,乘运上青云,此妹尚可赞,中华蕴群星。




  出生日期:1968年3月29日。 身高:1.68cm。 血型:AB。 学历:硕士。 生于北京。 1986年至1990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0年,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持人 。从1990年至1994年初,《正大综艺》创收视之冠,其本人于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6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夏,与哥伦比亚广播有限公司制片人莫里斯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记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之先河。1997年1月,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万册。 1997年7月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2000年成立阳光卫视 。2001年被聘为申奥大使,7月13日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112次全会上代表中国奥申委作文化方面申办陈述,亲眼目睹了北京申办成功。
不想当厨师的医生不是好司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安徽大学论坛 ( 皖ICP备11003929号-3 )

GMT+8, 2025-8-13 07:35 , Processed in 0.069054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6-2025 安徽大学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