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14|回复: 0

【2010毕业生专题】“四年五心”系列:心之慧

[复制链接]

545

主题

165

回帖

1255

积分

版主

积分
1255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10-6-17 22: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2006年的9月,因为新生的到来,磬苑校区第一次实现“四级同园”。虽然图书馆在建,人文楼、办公楼在建,但这片土地上终于呈现出一张完整的安大人学习、生活的画卷。
从初进大学的稚嫩迷茫,到现在的即将踏入社会、独自担当,四年来,他们和磬苑一起成长、成熟。更丰富的学识、更坚定的内心、更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沉甸甸的智慧,是四年里最重要的心的丰收;对父母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的感恩……学会感恩,是四年里最重要的心的成长;对青春的留恋、对校园的留恋……深深的依恋,是四年里最放不下的情愫;考研、出国、就业、西部……毕业是结束,更是开始。
新闻中心特推出“四年五心”系列报道:心之慧、心之恩、心之恋、心之志、心之愿。祝愿每一位毕业生扬帆起航、携梦飞翔。

心之慧——知识与能力
“犹记得当初那位学长的‘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做人’的忠告,平凡的12个字囊括了我大学生活的全部。”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邱杨同学说。已经被保送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读研的她,为四年大学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年来,她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珍惜每次经历,体验每份心情,收获各种感受,快乐并且知足。她的抽屉里放着厚厚的获奖证书和各种奖状,从管理学院到校党委宣传部都有她工作的足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她都积极参与。
她说,在大学,收获特别特别多。然后向记者罗列了一番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如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做事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感恩的心、谦虚的心,自信的心;宝贵的师生情谊、同学友情;团队合作精神等。
当她站在2009年第三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颁奖台上时,她感慨道:“一群人为了共同的梦想,精诚合作,同甘共苦。这一次,我感受到了集体使命的召唤,激发了为集体目标奋斗的热情,也体会到了大家一起努力的幸福。”
邱杨说:“四年的感触真的太多,而有时候收获并不一定都能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往往会通过由内而外的气质散发出来。”
是的,在磬苑的四年,06级的莘莘学子都变了很多。这种变化,有时候说不清道不明,但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感知着,每一个关心他们的人都体会着。

心之慧——梦想和良知
有这样一个团队,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睡在门板上忍耐着蚊虫的叮咬,却被孤儿们喊作“老师”。他们在王家玉孤儿院进行了30天的支教,他们把孩子带到合肥体验生活,他们在酷暑下为孤儿院募捐宣传。这个夏天,这段非凡的经历将成为他们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因为他们是志愿者,因为他们快乐着,感动着。
魏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毕业生,朴实的外表下是一颗强大的内心。作为春晖学社的社长,他领着11名同学在王家玉孤儿院义务支教;作为校长助理,他拉近了我们和校长的距离;作为中文系学生会主席,他主持着各种日常事务。就要毕业了,他说现在真正懂了李开复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走进大学、走进社会,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会得到很多,会放弃很多,有挫折有顺利也有迷茫,但最终无论如何不能放弃两样东西——梦想和良知”。这样一位皮肤微黑、外形高大的男生,眼里不停地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谈起毕业心声,魏健坦言:“在磬苑的四年,或许会因为幼稚我们抱怨过她、不理解过她……但当走完四年的路程,我们剩下的只有感谢和祝福,因为她给了我们人生最珍贵的经历,见证了我们成熟的历程,给了我们太多太多,而我们只能靠自己以后的努力去报答她。”

心之慧——品性和友情
2009年,广告班06级的同学们为安徽省青年政治学校做招生宣传策划,其中“7+3”广告创意工作室和“维度”广告公司因其独特创意而成功夺标——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经营一片创业实践的新天地。
姚玲就是“7+3”广告创意工作室的一员。作为工作室中的客户部负责人,她主要负责开拓市场、与潜在客户进行第一轮的沟通并跟踪意向客户。谈到这段经历,她开心地说:“广告策划的过程本来就是创意搏击的过程,必然有所取舍。但在做策划案的过程中,我们想的不是一定要使自己的创意用上,大家思考的是如何进行现有创意的整合,让客户体验最大价值。在这个过程,大家的宽容、理解、大度的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这次团队合作的经历让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体会。我爱我的室友。”姚玲一边激动地挥动双手,一边兴奋地喊道。“寝室就是我另一个家。我们在一起度过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我特别感激和室友相处的日子”。
每次回来很晚,桌旁都有一瓶已经打满的开水;每次起床之前,都会先环顾其他人,然后轻轻地下床洗漱;每次感冒咳嗽,大家总会翻箱倒柜找出各种能治的药塞到她手里;每次自习回来晚了,一条条催她回去的短信就会让手机震个不停;每次……她说还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回忆,她说不完,也数不完。
“起床,要迟到啦。”“今天冷,穿多点。”“下去吃饭么?帮我带个饭上来吧。”“还有没有人下来,我关灯啦。”姚玲说,这些话都是寝室里最常听到的,很朴实,特别温暖,以后分开了可能就再也听不到了。
青春无敌,行者无疆。跋山涉水文明地,一路艰辛一路歌。看着通向校门的大道,一步步,记录他们幸福的奔忙;透过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我们看到播洒的汗水,看到收获的希望。而今,他们整装待发,即将踏上新的征程,怀揣着梦想,在大千世界中释放他们多年来积累的青春的能量。
大学是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方承载梦想的净土。让良知在每一个人的心灵净土中生根发芽,让梦想的火种一届届传递下去。对这些毕业生而言,磬苑做到了。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人都很普通,很平凡。梦想就像天空里可以远飞的风筝,但追求过高也难免会飘零。所以,只要脚踏实地的追逐梦想,最终将会承载着梦想的原动力起航。毕业不是“出局”,而是扬帆出航;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来自:安徽大学新闻中心
安徽大学论坛  安大论坛  安大家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安徽大学论坛 ( 皖ICP备11003929号-3 )

GMT+8, 2025-8-20 17:45 , Processed in 0.066070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6-2025 安徽大学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