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nicole

奥运村内故事多,去不了的就进来参观一下(完结)

[复制链接]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3日,西班牙女子篮球队队员在北京前门合影留念




鸟巢静待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
  
  8月5日晚20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第二次预演之后安静下来的鸟巢
  
  北京时间8月2日,开幕式第二次彩排,预演之后安静下来的鸟巢





8月1日拍摄的奥运村夜色



奥运村的文化生活还是很丰富的说。
  
  
  
  8月2日,在北京奥运村国旗区广场上表演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



北京奥运村国旗区广场上的文艺节目。



8月2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进行第二次彩排,绚丽的礼花在奥林匹克中心上空绽放



一个圆,一个方。火树银花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根廷篮球队入住北京奥运村
  
  8月4日,阿根廷篮球队抵达北京奥运村欢迎广场后合影





 8月4日,阿根廷篮球队球员吉诺比利(左一)与队友拍摄奥运村。



8月4日,阿根廷篮球队球员斯科拉(左)给球迷签名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胡同里的老北京“奥运人家”
  
  7月29日,导游小姐李汾霞在展示北京什刹海南官房胡同39号的“奥运人家”青花瓷牌




咋样?俺的小阳伞够可爱吧



一对夫妻在北京什刹海南官房胡同39号的“奥运人家”客房里体验传统婚礼习俗



哥伦比亚代表团副团长开心地抱着选购的奥运会特许商品到柜台结账。



这是座典型的北京民居,雕梁画栋,整修一新,院中的石榴树和牡丹花透着精气神,竹笼里的蝈蝈欢快地叫着



三名波兰运动员在北京奥运村内跑步。从古色古香的建筑旁边经过



 与星级酒店不同,“奥运人家”更多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传统,南官房胡同39号的“奥运人家”邻近保留了老北京原有民俗文化的什刹海



两名外国代表团成员在北京奥运村内购物,收获颇丰。
  
  看来她们还挺喜欢福娃的,呵呵



7月29日,香港奥运村村长梁爱诗为记者介绍村内设施。



俄罗斯代表团成员在北京奥运村内的红灯笼旁留影。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29日,准备进入香港奥运村进行采访的记者接受安检。




现场制作手工艺品





一名记者在香港奥运村拍摄为运动员提供的物理治疗室。



一名参赛代表队工作人员在香港奥运村的餐厅选取食物。



国选手对奥运村赞不绝口 天才少年乐不思蜀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跳水队和体操队成为了第一批抵达北京的英国奥运代表团。入住奥运村的他们大赞奥运村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奥运村”。
  
    跳水运动员本-斯韦恩说:“这是我们比赛时住过的最好的地方。”另一名跳水运动员尼克-罗宾森-戴维斯说:“奥运村真让人不可思议。”
  
    英国奥运代表团最年轻的一员——14岁的跳水天才少年汤姆-戴利在奥运村的餐厅难掩兴奋之情:“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餐厅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你所能想到的所有事物这里应有尽有。整个奥运村非常好,我现在迫不及待得要进游泳池了。”
  
    英国奥委会主席西蒙-克莱格表示,目前已经来到北京的第一批英国运动员都十分兴奋,期待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幕。

老外在奥运村品中国茶



奥运村内举办晚会,先期入住的各代表团成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联欢。



08奥运会史上首次全部提供高清电视信号转播各项赛事,预计全球收视观众达40亿人次,互联网和手机也有转播。
  
  即便坐在家中,也能体验那份热烈啊!



华丽的电视墙



俄罗斯奥运代表团举行升旗仪式8月5日,俄罗斯奥运代表团在北京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新华社 王雷/摄



8月5日,学生在俄罗斯奥运代表团升旗仪式上演唱歌曲。 新华社记者 杨磊/摄



德国代表团在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8月5日,德国奥运代表团在北京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新华社记者郭大岳摄
  
  记得刚公布奥运会礼服那会就特喜欢德国队的男装
  不过北京的天真热啊 大家都只穿了衬衣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5日,网坛美女,前世界排名第一伊万诺维奇抵京。




安娜伊万诺维奇来了!这个号称网坛第一美女的塞尔维亚名将一到机场便引得粉丝尖叫。曾在法网赛,澳网赛中顺风顺水的安娜在08年温网赛第三轮上惜败给了中国网球选手郑洁,此次来京志在雪耻。



各代表团成员游北京8月3日,意大利代表团成员在天安门广场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奥运村准备就绪 各国装饰各显特色(组图)
  

英国队外面是英伦风格的电话亭



新西兰的大门充满民族特色



运动员在北京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内健身。



7月30日,奥运村准备就绪,各国陆续进驻,为了给运动员一个家的感觉,各国代表团都费尽心思。瑞士队带来了自己的电动车



日本队口号鼓舞士气



捷克代表队的横幅占满四层楼



花园式的北京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



荷兰的橙色风格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志愿者在北京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笑迎宾客



 设施齐全的北京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综合诊所



8月4日,在奥运村的中文学习区内,来自摩尔多瓦的游泳运动员奥佛(左)和队友安得瑞(右)展示自己书写的中文名字。位于国际区的中文学习区是各国运动员常去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写毛笔字、弹古筝、下象棋。新华网俞玮 摄



综合诊所内部



各国运动员和随队工作人员已陆续抵达奥运村,他们在奥运村住宅区和国际区商业文化街游玩购物,感受浓郁的奥运气息和古老的中国文化。图为7月29日,来自乌克兰的射箭运动员亚历山大,在北京奥运村服务人员辅导下学写中文毛笔字。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奥运村中国文化展示区,来自英国的运动员迷上中国皮影戏,开心地向服务人员学习表演技艺。




8月4日,土耳其51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富尔坎·乌拉什·梅米什在富有中国特色的北京奥运村村长院——“龙王庙”前拍照留念,感受中国的“异域”风情


  运动员在北京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餐厅用餐。


  运动员走在北京奥运村运动员居住区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8月4日,土耳其51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富尔坎·乌拉什·梅米什在富有中国特色的北京奥运村村长院——“龙王庙”前拍照留念,感受中国的“异域”风情




长安街边的花篮造型,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长安街边花卉修饰出的舵盘造型



长安街边花卉造型新景观为奥运添彩



运动员踏滑轮逛奥运村



万枚奥运纪念章拥有者布朗成为媒体采访对象



7月29日,一些工作人员在北京奥运村国际区的荷花旁经过。 当日,北京市出现降雨天气,气温凉爽宜人,北京奥运村更显得清新雅致。



琳琅满目,让人看花了眼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的帅哥运动员
  

王海滨在奥运村内





看看都有哪些宝贝……



瞧这二位,收获不小。



8月4日,来自乌克兰的北京梦幻之舞拉拉队队员在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进行演练。




看样子,还挺复杂的





7月29日,乌克兰代表团副团长加娜·索罗金娜(左)与队员在北京奥运村国际区游玩。
  
    当日,各国运动员和随队工作人员陆续抵达奥运村,他们在放下行装后,便高兴地来到奥运村住宅区和国际区商业文化街游玩购物,感受浓郁的奥运气息和古老的中国文化。
  




179

主题

4102

回帖

4802

积分

版主

积分
4802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8-7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时间2008年8月5日上午,中国跳水队入住北京奥运村


 看看奥运村里都卖些什么吧









法国代表团享受奥运村生活







 8月3日,中华台北体育代表团抵达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安徽大学论坛 ( 皖ICP备11003929号-3 )

GMT+8, 2025-8-4 02:57 , Processed in 0.073264 second(s), 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6-2025 安徽大学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